早期的壓力傳感器即采用振弦式。這種傳感器的振弦一端固定,另一端連結在彈性感壓膜片上。弦的中部裝有一塊軟鐵,置于磁鐵和線圈構成的激勵器的磁場中。激勵器在停止激勵時兼作拾振器,或單設拾振器。工作時,振弦在激勵器的激勵下振動,其振動頻率與膜片所受壓力的大小有關。
拾振器則通過電磁感應獲取振動頻率信號。振弦振動的激勵方式有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在間歇激勵方式中,采用張弛振蕩器給出激勵脈沖,并通過一個繼電器使線圈通電、磁鐵吸住弦上的軟鐵塊。
激勵脈沖停止后,磁鐵被松開,使振弦自由振動。此時在線圈中即產生感應電勢,其交變頻率即為振弦的固有振動頻率。連續激勵方式又可分為電流法和電磁法。電流法將振弦作為等效的LC回路并聯于振蕩電路中,使電路以振弦的固有頻率振蕩。
電磁法采用兩個裝有線圈的磁鐵,分別作為激勵線圈和拾振線圈。拾振線圈的感應信號被放大后又送至激勵線圈去補充振動的能量。為減小傳感器非線性對測量精度的影響,需要選擇適中的最佳工作頻段和設置預應力,或采用在感壓膜的兩側各設一根振弦的差動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