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傳感器被稱為電子設備的五官,作用非常大,但傳統傳感器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有限,并不能滿足很多場景下的高數據、高運算要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器成為了一種新的市場需求。智能傳感器是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智能傳感器能將檢測到的各種物理量儲存起來,并按照指令處理這些數據,從而創造出新數據。智能傳感器之間能進行信息交流,并能自我決定應該傳送的數據,舍棄異常數據,完成分析和統計計算等。 一、智能傳感器比傳統傳感器強在哪?與一般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具有很多優點,如通過軟件技術可實現高精度的信息采集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編程自動化能力、功能多樣化等。提高了傳感器的精度:智能式傳感器具有信息處理功能,通過軟件不僅可修正各種確定性系統誤差,而且還可適當地補償隨機誤差、降低噪聲,大大提高了傳感器精度。提高了傳感器的可靠性:集成傳感器系統小型化,消除了傳統結構的某些不可靠因素,改善整個系統的抗干擾件能;同時它還有診斷、校淮和數據存儲功能(對于智能結構系統還有自適應功能),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提高了傳感器的性能價格比:在相同精度的需求下,多功能智能式傳感器與單一功能的普通傳感器相比,性能價格比明顯提高,尤其是在采用較便宜的單片機后更為明顯。促成了傳感器多功能化:智能式傳感器可以實現多傳感器多參數綜合測量,通過編程擴大測量與使用范圍;有一定的自適應能力,根據檢測對象或條件的改變,相應地改變量程反輸出數據的形式;具有數字通信接口功能,直接送入遠地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多種數據輸出形式,適配各種應用系統。一個良好的‘智能傳感器’是由微處理器驅動的傳感器與儀表套裝,并且具有通信與板載診斷等功能。 二、智能傳感器的主要功能1、自校零、 自標定、 自校正、自動補償等功能;2、能夠自動進行檢...
發布時間:
2018
-
10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