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傳感技術,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普通傳感器所具備的感知——輸出的單一功能,以及失效后無法及時判定等問題,越來越制約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已然不能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器應運而生。它作為網絡化、智能化、系統化的自主感知器件,是實現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的基礎。智能傳感器具有信息處理功能,集感知、信息處理與通信于一體;能以數字量方式傳播具有一定知識級別的信息;具有自診斷、自校正、自補償等功能,傳感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集成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展前景在物聯網機遇下,傳感器迎來巨大發展前景。其中,MEMS傳感器憑借體積小、性能穩定、靈敏度高等優勢,將成為明星級產品。未來,傳感器市場中心也將向MEMS傳感器遷移。其中消費電子市場和汽車電子市場是MEMS傳感器需求的主要領域。根據《2016-2021年中國MEMS傳感器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傳感器市場產值已經超過1200億元,隨著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未來五年傳感器產值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消費電子市場需求規模本身很大,這造就了MEMS傳感器在消費電子中擁有較高的市占比;而汽車電子方面,因為每輛車至少需要50個MEMS傳感器,所以汽車電子對MEMS需求也極大。未來,得益于可穿戴設備、車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預計MEMS傳感器的主要需求力量仍在于消費電子與汽車電子兩大領域。智能傳感器在物聯網領域的三大挑戰當今的智能傳感器模塊包含與原始傳感器集成的某些處理能力,它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可歸結為以下三點:第一個挑戰是技術本身。要知道封裝尺寸不可能無限縮小,而對低能耗和高性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供應商不得不改進系統,使其更智能、更具感知性。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使技術跨越多個產品平臺。其次,行業具有寬泛的分散特性。眾所周...
發布時間:
2017
-
11
-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