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X放棄指紋識別采用Face ID逐漸獲得市場認可,讓非蘋果陣營手機廠也加速布局,據供應商廠商透露,華為、OPPO、小米等品牌廠商紛紛擁抱3D傳感技術??梢灶A見,隨著3D傳感技術應用市場持續打開,2018年搭載3D傳感功能的新機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屏幕下指紋識別應用陣營恐將面臨排擠效應。
3D傳感VS屏下指紋,潮流涌動或被壓制
據供應商廠商透露,愈來愈多手機及零組件廠布局3D傳感技術,至于屏幕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目前除了大陸手機品牌廠VIVO態度較為明確,仍將投入屏幕下指紋識別技術,以達到策略性分散風險目的,多數國際及大陸手機品牌廠對于屏幕下指紋識別應用紛抱持觀望態度,未來市場接受度恐面臨考驗。
在3D傳感技術方面,高通攜手奇景合作開發3D傳感技術正逐步縮小和蘋果的差距,按照預期,高通3D傳感芯片將在2018年第一季度出貨交付給手機廠商植入,歐菲科技與華為也在自行研發3D光學和傳感模組,整個3D傳感技術市場將在2018年迎來爆發期。
而在屏幕下指紋識別方面,據消息人士稱,Synaptics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已經被一家頂級手機制造商所采用,將2018 CES上現場演示配備屏幕指紋識別的智能手機,Synaptics Clear ID 屏幕指紋傳感器專為全面屏智能手機設計,僅在需要時智能地喚醒顯示屏。據傳,該手機廠商為VIVO,目前已實現量產,搭載屏下指紋識別的新機即將面市。
事實上,不論是3D傳感或屏幕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現階段成本都是偏高,對于有意撙節成本的全球手機品牌廠而言,勢必產生不小的壓力,很難同時導入兩種功能類似的解決方案,目前市場風向已明顯往3D傳感解決方案靠攏,包括國際及大陸手機品牌廠均較偏愛采用3D傳感解決方案,若市場趨勢不變,未來屏幕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的市場空間將受限。
向蘋果奮起直追,不只是3D傳感技術應用
縱觀全球高端智能手機競爭格局,由于蘋果布局廣,擁有強大的資源,能夠打通上、下游供應鏈脈絡,有能力整合軟、硬件,使得3D傳感人臉識別、人臉支付、人臉解鎖等功能趨于完善,蘋果雖然不是第一個推出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品牌廠商,但在全球手機戰局經常扮演后發先至,引領風向標的角色。
相較之下,絕大多數安卓陣營手機品牌廠商布局經營欠佳,尤其是在即將過去2017年的環境中更顯艱難,譬如在iPhone X采用異形全面屏、Face ID、無線充電功能后,安卓陣營手機廠商很難快速切入,目前尚只是在全面屏潮流中借助“概念”包裝新機,帶來的改變并不大。
事實上,這也是手機寡頭時代必須面對的現狀。由于安卓陣營廠商受限于中、低階智能手機戰局,產品難以差異化,難有與蘋果同樣的資源及籌碼投入3D傳感等新技術,只能期待有更多元的解決方案出現。在此情況下,手機上游相關業者合力推出一站式解決方案,協助手機品牌廠快速跟上3D傳感應用潮流。
據供應鏈廠商透露,目前包括高通、奇景光電、信利等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由高通提供演算法,奇景光電提供DOE/Projector/NIR Sensor,信利則提供NIR/Projector/RGB組裝,多方合作推出3D影像傳感技術解決方案,并獲得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廠青睞,業界傳出OPPO、小米等已認可采用,可望在3D傳感技術應用發展中向蘋果奮起直追。
另據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指出,對應3D傳感市場需求,大立光亦投入相關研究,目前針對3D傳感鏡頭發射端有三種解決方案,包括全玻璃、塑膠與玻璃混合鏡頭模式(G+P)、全塑膠鏡頭搭配自動變焦(AF)等,最終要看手機品牌客戶需求與設計,若后置鏡頭需要有變焦功能,再添加3D傳感鏡頭,每支手機將配備3或4顆鏡頭,成本和技術難度也將進一步提升。
整體來看,在iPhone X熱銷帶動下,手機3D傳感技術應用已成新趨勢,海外及國內手機品牌廠正跟進直追,加速搶跑。隨著3D傳感技術應用,將使得手機配備鏡頭顆數成長,鏡頭規格亦再墊高,相關零組件廠有機會靠著3D傳感商機快速崛起。此外,在iPhone X的異形全面屏、無線充電功能帶動下,2018年國內手機廠商及供應鏈廠商將迎來更多的創新機遇,更多供應鏈零組件廠會脫穎而出,而未能成功打入供應商的廠商也將隨之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