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稱重傳感器來說很多的用戶對于一些關鍵術語往往是摸不著邊際,以下就是必優傳感網小編為大家列出一份詳細的稱重傳感器專業術語,希望能夠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和了解稱重傳感器:
重量?Weight--是質量習慣上的別名。物體的重量是它的質量與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毛重?Gross weight--被稱載荷(包括存放物品或物料的容器、包裝物或運載車輛等在內)的總重量。
皮重?tare, tare weight, light weight--存放物品或物料的空容器、卷軸芯體、包裝物、運載車輛或從毛重中計算出來的修正或扣除等的重量,對于容器或車輛,有時也稱為“空重”。 ?
凈重?net weight--被稱載荷去除了皮重后的重量。
激勵,電橋激勵?excitation, bridge excitation--將能量(電壓或電流)以一定方式加在輸入端或電子衡器中稱重傳感器的橋路上,或差動變壓器的初級上,使其能進行稱重工作。
應變?strain--?一種材料受力發生變形時,則稱此材料處于應變狀態。應變是一個數量等于變位/材料尺寸的比值,它是一個無單位的數。應變的類型有:直接應變、受剪應變和體應變三種。
偏載?eccentric load--作用方向與稱重傳感器主軸平行但不共心的載荷。
衡器?weighing instrumen--利用作用于物體上的重力等各種稱量原理,確定質量或作為質量函數的其它量值、數值、參數或特性的一種計量儀器。根據衡器的不同特征或功能等,可將衡器分為不同的種類。如根據衡器的準確度等級的不同,可分為秤和天平;根據其操作方式,可分為自動衡器和非自動衡器。
稱量系統,稱重系統?weighing system--?一臺或多臺衡器同其它設備組合起來以執行特定稱量和(或)控制過程的一套衡器。
衡器分類?classification of weighing instrument--將衡器按其工作原理、結構、準確度等級和用途等進行分類。
電子衡器?electronic weighing instrument--配備有電子裝置的衡器。其原理是將被稱載荷的重量通過稱重傳感器轉換為一個與之成正比的電信號,并由此產生數字式或模擬式指示的重量信息。
全(純)電子衡器?pure electronic weighing instrument--載荷傳遞裝置中沒有杠桿,載荷測量裝置中只用稱重傳感器進行稱量的一種電子衡器。
機電衡器?electronic-mechanic weighing instrument--由機械杠桿系統和稱重傳感器混合而成的,由手動或電子方式驅動指示和打印裝置的一種電子衡器。
部件?element--稱重裝置中的組件(如打印機、承載器、指示器)。
主要部件?main element--指衡器中承載器、指示器、稱重傳感器或打印機等。 ??
裝置?device--能夠執行或完成衡器某特定功能的任一手段,而不論其具體的實現方法,例如不論是通過一個機械機構還是通過一個啟動操作鍵盤,裝置可以是衡器一個小部件,也可以是衡器的主要部分。 ?
電子裝置?electronic device--用電子部件構成并執行或完成某特定功能的一種裝置。它通常是一個獨立的單元,可單獨地進行試驗。所以,電子裝置可以是一臺完整的衡器(如:商用秤),也可以是衡器的一部分(如稱重傳感器、稱重顯示器或打印機等)。
電子部件?electronic sub-assembly--由電子元件組成,且自身具有明確功能特性的電子裝置的一部分。如A/D轉換器、矩陣顯示屏等。
電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在半導體、氣體或真空中,采用電子傳導或空穴傳導的最小物理實體。
接口?interface--在衡器與外圍裝置或與其它衡器之間傳送數據和指令用于機械的、物理的、電氣的和有邏輯功能的裝置的總稱。
砝碼?weight--?一種規定了形狀、材料、表面品質、標準值及最大允許誤差等結構性能和計量學性能,用于配合衡器不測定物資質量的實物量具。在稱重、試驗或檢定等活動中,它用于與被稱載荷進行比較的一個有明確質量的、通常是金屬的物體,如游跎、試驗砝碼等。
基準砝碼?primary weight--計量部門用于量值傳遞的、高準確度的一種砝碼。
稱重傳感器?load cell--考慮到使用地點重力加速度和空氣浮力影響后,通過把被稱載荷的重量轉換為另一種被測量(即輸出信號)來測量載荷重量的各種(諸電的、液壓的、氣動的)力傳感器的總稱。這些稱重傳感器均可產生與所加載荷成正比的信號。
電阻應變計(片)?strain gauge--將其粘貼在某物體表面時能被拉長或被縮短,這種變形能導致其電阻的變化,并為其后的測量提供方便的一種小截面的金屬或半導體的材料。
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strain gauge load cell--以電阻應變計作為敏感元件,將作用在稱重傳感器上的載荷轉換為相應的輸出信號的一種稱重傳感器。
激勵電源?excitation--將電壓和電流加在稱重傳感器的輸入端上,使該稱重傳感器正常工作的電源。
額定激勵?rated excitation--稱重傳感器所需激勵電源的規定工作值。
稱重傳感器容量?capacity of load cell--產生額定滿刻度輸出時所需按正確方法施加在稱重傳感器上的力的大小。
輸出?output--與激勵成正比、且以每伏電壓和每安培電壓表示稱重傳感器傳出的(電壓、電流等)信號。
稱重傳感器輸出?load cell output--被稱載荷的重量通過稱重傳感器轉換而得到的可測量。
零(點)平衡?zero balance--在無載荷條件下稱重傳感器的輸出。
模/數轉換器?A/D converter--模擬量變換為該量的數字表示的一種轉換。
數/模轉換器?D/A converter--數字表示的量變換成該量的數字表示的一種轉換。
指示裝置?indicating device--載荷測量裝置中可直接讀得稱量結果的部件,或以質量單位顯示稱重結果值的部件。該部件也可附加顯示其它內容,例如:被稱物品重量和標準之間的差;或一組相繼稱量結果的平均值和(或)標準偏差。
重量指示裝置?weight indicating device--?一種用于顯示重量信息的裝置。
稱重顯示器(儀)?digital weighing indicator--衡器中用于提供被稱量數字示值和(或)記錄的部件。
稱重裝置?weighing device--在一定類型秤中的指示機構以及外殼。
數字顯示器,數字指示器?digital display, digital indicator--以不連續階梯變化的一種數字指示裝置。
手動置零機構?manual zero setting mechanism--通過操作者手動調節達到零平衡條件的非自動裝置。
半自動置零機構?semi-automatic zero setting mechanism--需要操作者簡單啟動,達到零平衡直接指示的自動裝置。
置零裝置?zero-setting device--當衡器的承載器上無載荷時,將示值設置或調節到零點的一種裝置,又稱調零裝置。在皮帶秤中,即為空輸送皮帶機循環轉動的一個整數圈時能得到零累計的裝置。
初始置零裝置?initial zero-setting device--衡器通電之后,進入使用狀態之前,就能將示值自動地置零的裝置。
零(點)跟蹤裝置?zero-tracking device--指衡器能自動地排除一定限度的影響,將零(點)示值保持不變的裝置。零點跟蹤工作的前提是:衡器的示值為零,或為相當于毛重為零的負凈重值;衡器的平衡處于穩定狀態;在1秒鐘內修正量(或載荷變化量)不大于0.5個實際分度值。
自動零點跟蹤?automatic zero tracking--能連續、自動地使空載秤保持零示值的一種裝置或電路。
打印裝置?printing device--在秤上能將稱量結果打印在圖表、清單、或紙帶上的一種裝置,它是載荷測量裝置的一種部件。
打印機?printer--用于把數字或字母等符號傳送到紙或其它記錄媒質上的實際打印裝置的一部分。
秤量?weighing capacity, capacity--指不計最大加皮重時,衡器承載器上可稱量的最大載荷值,有時也稱“額定秤量”。
最大秤量(Max) maximum capacity(Max)--非自動衡器中,指不計加皮重的衡器可稱量的最大載荷的值。自動軌道衡中,指按設計規定單次動態稱量的軌道衡的最大載荷;累計料斗秤中,指能自動稱量最大不連續載荷的能力;皮帶秤中,指稱量單元稱重時,在輸送機皮帶上稱量的最大瞬時載荷;裝料自動秤中,指單次稱量循環的最大預置稱量值。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規定以符號Max表示最大秤量。
最小秤量(Min) minimum capacity(Max)--非自動衡器中,指當低于該值時會使衡器的稱量結果產生過大相對誤差的最小載荷的值。自動軌道衡中,指當低于該值時動態稱量結果容易產生過大相對誤差的載荷的值;累計料斗秤中,指能自動稱量最小不連續載荷的值;皮帶秤中,指至少為最大秤量的20%的載荷的值;裝料自動秤中,指單次稱量循環的最小預置載荷值。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規定以符號Min表示最小秤量。
最小載荷?minimum load--指低于此載荷時,稱量結果將會產生過大的相對誤差的載荷值。
稱量范圍?weighing range--衡器最小秤量與最大秤量之間的范圍。又稱衡量范圍或稱重范圍。
重量范圍?weight ranges--通過裝在自動指示秤內的電子或機電元件,增加該秤的自動指示范圍,一般其增量等于讀數面的秤量。
量程?span--衡器稱量范圍上下限的差值。對于稱重傳感器,指最小死載荷(或空載)與額定載荷輸出之間的差。有時還可理解為“跨度”,諸如一構件作橫向彎曲支撐間的距離或一臺衡器接近截面平面間的距離即為跨度。
分度值?scale interval, value of a scale division--衡器標尺標記分度所代表的質量值。
實際分度值(d) actual scale unterval(d)--以質量單位表示的下列值:a、在模擬式衡器中,指相鄰兩個標尺標記所對應的重量值之間的差;b、在數字式衡器中,指相鄰兩個示值或打印值之間的差。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規定以符號d表示,也叫衡器的實際標尺間隔。
檢定分度值(e) verification scale interval(or division)(e)--對衡器劃分準確度等級和進行檢定時使用的,以質量單位表示的值。檢定分度值代表了衡器的絕對準確度,也叫檢定標尺間隔。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規定以符號e表示。對于有分度而無輔助指示裝置的衡器e=d(d為衡器的實際分度值),對于有分度而有輔助指示裝置的衡器,e由制造廠根據衡器準確度分類的要求和下面的規則來選定:
d < e < 10d , e=10kkg(式中:k ----- 正整數、負整數或零。對于無分度衡器,e由制造廠根據準確度分類的要求來選定。)
檢定分度數(n) number of verification scale untervals(n)--對單分度值衡器而言,為最大秤量Max與其檢定分度值e之商。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規定以符號n表示。
準確度?accuracy--稱量結果與被稱量真值之間的符合程度(參見“統計準確度”),它主要用以表示計量器具(衡器或砝碼)的性能或技術特性。或表示應避免用術語“精密度”代替“準確度”。
準確度等級?accuracy classes--按照準則規定的允差極限,對衡器或砝碼的分類。
稱量準確度?weighing accuracy--表示稱量結果與被稱量的(約定)真值之間的一再致程度。它反映了稱量結果中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綜合。
靈敏度?sensitivity--衡器的相應變化除以相應的激勵變化。對于被稱給定質量值的靈敏度,可表示為被觀察衡器變量L的相應變化△L與被稱質量m相應變化△m之商: ?
????K=△L/△m
靈敏度要求(SR) sensitivity requirement (SR)--當對衡器的承載器上增減特定的測試載荷時,使處于靜止狀態的衡器的指示元件所能產生響應的最小變化量。它對非自行指示衡器的一種性能要求。
鑒別力?discrimination threshold--衡器對載荷微小變化的反應能力。對給定載荷的鑒別力閥,就是下述附加載荷的最小值;當將此附加載荷輕緩地放到承載上或取走時,即能使示值發生一個可覺察的變化。例如:對于數字顯示的自行指示或板自行指示式衡器,附加載荷值等于實際分度值的1.4倍。???
鑒別力閥?discrimination threshold--使衡器示值產生一個可覺察變化的激勵最小變化量。
線性度?linearity--是非線性度的通俗或口語化名稱。
滯后?hysteresis--由于施加載荷的方向(加載和卸載)不同,衡器或稱重傳感器對同一載荷給出不同響應值的特性。
蠕變?creep--對于一定類型的彈簧秤或稱重傳感器,因長時間加載后引起的、在沒有增加載荷時存在的一個額外的形變或輸出變化的過程。
漂移?drift--在恒定的載荷和穩定的環境條件下,衡器的計量特性隨時間慢的隨機變化。
靈敏度漂移?sensitivity drift--靈敏度隨時間的慢變化。
零(點)漂移?zero shift--零(點)平衡隨時間的慢變化。
永久性零(點)漂移?permanent zero shift--在無載荷時輸出發生的永久性慢變化。
預熱時間?warm-up time--衡器從接通電源到它符合相應標準中各項規定的要求所經歷的時間。
模擬指示?analogue indication--允許以分度值的分數來評估平衡位置的一種指示。 ?
數字指示?digital indication--標尺標記由一串排列數字組成,不能以分度值的分數進行插值的一種指示。
誤差極限?error limits, limits of error--即最大允許誤差
最大允許檢定誤差?maximum permissible verification errors--技術標準或檢定規程中規定的使用中衡器的最大允許誤差叫做最大允許檢定誤差。
最大允許使用誤差?maximum permissible in-service errors--技術標準或檢定規程中規定的使用中衡器的最大允許誤差叫做最大允許使用誤差。
測量,計量?metrology--實現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以確定被測對象量值為目的的全部操作。
檢定規程?regulation of verification, verification regulation--檢定衡器時必須遵守的法定技術文件。
國家標準National standard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國標(GB)和推薦性國標(GB/T)。
企業標準Enterprise standard--是指企業所制定的產品標準和在企業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準。企業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 ?
國家檢定規程?national regulation of verification--為評定衡器的計量特性,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并批準頒布,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作為檢定依據的法定技術文件。
強制檢定?conoulsory verification--根據計量法上的規定,由法定計量部門按有關檢定規程。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四個方面列入國家強檢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定點定期的一種檢定。
非強制性檢定?optional verification--由計量器具使用單位自己或委托具有社會公用計量標準或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依法進行的一種檢定。對質量計量而言,是指對在法律上無強制性的檢定要求,可按制造方合法用戶所訂協議所作的檢定。適合此條的衡器通常用于生產流程中或作為內部結算之用。
檢定周期?period of verification--對質量計量而言,是指衡器相鄰兩次周期檢定間的時間間隔。
檢定證書?verification certificate--對質量計量而言,是指證明衡器經過計量合格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