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國內與傳感器技術息息相關的物聯網應用領域,有哪些最新應用呢?來看看以下三則簡訊。
安裝在井蓋上的監控傳感設備,資料圖
1.合肥首套基于傳感器的智能井蓋管理系統投用
在合肥,過去,井蓋異常大多靠人工定期巡檢或者熱心群眾報警。雖然可基本達到常規的管控,但無法第一時間發現突發異常。隨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進步,運用技術手段解決井蓋問題已成為現實。
目前,合肥首套井蓋智能管理系統在該市經開區公用公司排水管理中心建立。該系統可以將全區各類井蓋建立唯一的井蓋識別碼,統一監控管理起來。
井蓋姿態改變報警圖文示意,資料圖
該套井蓋智能管理系統,在井蓋內側安裝了監控傳感器設備,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自動上傳至后臺。系統將通過監測井蓋的翻轉傾角、溫度檢測、井下溢水報警、運動軌跡分析來判斷井蓋是否為異常打開。一旦判斷異常,馬上發送告警信息。通過手機APP,維護人員可進行現場維修,及時將井蓋信息、人員信息、簽到時間等數據回傳到服務器。如上圖井蓋報警姿態所示,設備傾角超過基準角度5度時,會發生松動報警;當水位達到浮漂高度(高度設置范圍為50-150厘米),會發生滿溢報警。
目前,經開區已在包括下穿橋在內的十余處易澇點和積水點,試點安裝了該智慧井蓋設備。截至8月7日,井蓋監控器累計打開、松動檢測數據共285次,水位溢滿74次,設備復位97次。據悉,經開區將在轄區內增設100余套智慧井蓋設備,以滿足更大范圍的井蓋監控管理和防汛預警。
2.安徽亳州:兩千多家餐飲企業將安裝油煙在線監測系統
日前,安徽亳州譙城區中心城區餐飲油煙在線監測系統已完成公開招標,2200家餐飲油煙企業即將陸續安裝在線監測系統。據悉,這款智數智能油煙在線監控儀安裝在餐飲企業的油煙排放管和開關附近,監控終端集成GPRS無線通信模塊,采用實時在線、自動上報的方式工作。
智能油煙監測系統監控終端,資料圖
智能監測系統監控終端帶有接口,用于連接電流互感器和變送器,通過采集風機和油煙凈化器的運行電流以及風管內的油煙濃度,通過監控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進行綜合計算和判斷,最終得到風機開關狀態、油煙凈化器開關狀態和油煙凈化器凈化效率及排口濃度數據。
該系統可對餐飲業油煙排放濃度、凈化器運行狀態、風機運行狀態等關鍵指標進行24小時在線監控,在油煙設備出現異常、油煙濃度超標的情況下,系統就會將數據自動傳送給智慧城管平臺,并推送實時短信、微信到執法人員手機APP系統端,方便及時處理。
通過監測終端的安裝,餐飲企業本身也能及時了解飯店油煙凈化設備運行和排放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積極主動清洗和保養油煙凈化設備,降低因排放超標被城管部門處罰的幾率。
每節GIL電氣單元進行耐壓試驗前需要裝設一臺擊穿定位儀,資料圖
3.江蘇南通:特高壓GIL管廊用傳感器技術開展設備耐壓試驗
8月13日,在江蘇南通,蘇通特高壓GIL綜合管廊工程,正式開展1100千伏GIL設備耐壓及局部放電檢測試驗。根據相關技術規程,蘇通GIL各項電氣設備安裝完成后,需在工程投運前進行現場交流耐壓及局部放電檢測試驗,以檢驗其絕緣性能是否良好。
這是首次在隧道內長距離大容量的GIL設備上進行耐壓實驗,電容量是特高壓站被試品的十倍以上,對試驗設備、試驗現場安全管理及技術人員的心理素質都是極端狀況下的考驗。
由于蘇通GIL總長約6公里,電壓等級高,一旦發生擊穿不可能人工逐段排查。為提前做好突發情況應對措施,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研發了功能類似于“聽診器”的GIL設備耐壓擊穿定位系統。
在工作時,每節GIL電氣單元進行耐壓試驗前,都需要裝設一臺擊穿定位儀。通過330多個傳感器收集超聲波的幅值、放電時間、波形、頻率等信息,方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判定擊穿位置。
據悉,該試驗將有效檢查蘇通管廊GIL設備絕緣性能是否良好,有效排查GIL設備缺陷隱患,是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預驗收的重要部分,對后續正式投入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注:文章屬于轉載類文章,不代表網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