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技術的集成化趨勢,傳感器逐步走向模塊化,甚至微型化。如今,數字化轉型剛剛開始,中國傳感器企業如何把握這一良機實現快速成長呢?下面先隨小編一起了解下中國傳感器企業市場發展現狀、趨勢、數量、應用范圍。
?
傳感器的發展歷程
盡管在硅基芯片發明之前,傳感器就以某種形式存在,但如今的傳感器為了支持數十億新設備的擴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
?
傳感器最初是作為單獨的測量儀器來探測信息,伴隨技術的集成化趨勢,傳感器逐步走向模塊化,甚至微型化,經常作為一個微型的模塊化器件嵌入一套功能齊全的系統,其性能決定了整套系統的性能。
?
因而在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眾多領域,都離不開各種功能的傳感器。隨著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節點已遍布照明設備、服裝、食品包裝,甚至是置于人體內部或嵌入皮膚中。
?
如今,新傳感技術正在推動創新應用,如用于消費和移動應用的3D光學傳感技術、用于可靠的攝像頭自動對焦及圖像校正的飛行時間(ToF)測量、用于“工業4.0”操控的高端機器視覺、用于醫療診斷的高分辨率成像,還有自動調節建筑物、自動/無人駕駛汽車,以及24小時個人健康監測器。
?
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國內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傳感器占比約42%左右,而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梢哉f,沒有傳感器技術就沒有現代汽車,這意味著汽車電子化越發達、自動化程度越高,對傳感器的依賴性就越大。
?
博思數據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傳感器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近年來,全球傳感器市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約為1055億美元。未來,隨著經濟環境的持續好轉,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將不斷增多,據高工產業研究院預測,未來幾年全球傳感器市場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
其中,中國是全球傳感器市場的重要一部分。但就國產傳感器而言,卻依然面臨著挑戰:傳感器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資企業手里,國產傳感器主要依靠模仿舶來貨,但企業規模小,產品進入不了主流市場,制造企業對國產貨信心不足……
?
值得慶幸的是,以上這些問題在近些年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精準度高、穩定性強、性價比高的國產傳感產品逐漸受到了市場的青睞,這不僅打破了外企的壟斷,而且通過技術的革新引領行業的發展。
?
不過現在還不是沾沾自喜的時候,為了推進傳感器產業發展,除了給國產傳感器更多應用配套的機會之外,更重要的是抓基礎研究和擴大產業規模。國家應加大對這一領域的重視和扶持力度,選取業內領先企業持續投入、重點扶持,然后再由他們帶動其他企業形成規模效應。
此外,由于如ams等傳感器制造商正在打破傳感器性能的界限,數字化轉型也一直在進行。這些突破可使產品制造商顯著改善用戶體驗,甚至創造全新且從前不可能實現的體驗。如今,數字化轉型剛剛開始,傳感器正成為下一代數字變革浪潮的中心,我們應該積極抓住這一發展時機,實現彎道超車。
?
傳感器應用領域:
傳感器最初是作為單獨的測量儀器來探測信息,伴隨技術的集成化趨勢,傳感器逐步走向模塊化,甚至微型化,經常作為一個微型的模塊化器件嵌入一套功能齊全的系統,其性能決定了整套系統的性能。目前傳感器在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眾多領域都廣泛應用。其中,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
?
傳感器發展
全球傳感器各類約有2萬種之多,我國已擁有科研、技術和產品約1萬多種。雖然目前全球主流傳感技術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傳感器行業整體缺乏創新的基礎和動力,特別是在敏感元件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方面差距較大。不過,巨大的物聯市場,勢必會推動傳感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
中國傳感器企業市場發展現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傳感器制造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整理顯示,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從銷售收入來看,2010-2016年,我國傳感器行業的銷售收入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是增長速度波動幅度較大。2016年,我國傳感器行業的銷售收入為679.7億元,同比增長9.06%。
?
從企業數量來看,2016年國內傳感器制造商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其中小型企業居多,占到整個行業企業數量的65.72%,其次是中型企業,所占比重為25.56%。從銷售收入來看,2016年國內傳感器制造商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其中大型企業居多,占到整個行業銷售收入的43.94%,其次是中型企業,所占比重為25.71%。從應用領域來看,中國傳感器行業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工業檢測、汽車、醫療、環境保護、航空航天等。
?
中國傳感器發展趨勢與挑戰
傳感器在科學技術領域、工農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對傳感器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是傳感器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則為傳感器制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感器也在不斷的更新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分析,2017-2022年傳感器制造行業銷售收入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22年行業銷售收入將突破900億元,達到903億元左右。
?
國內傳感器產業目前主要面臨的挑戰主要在四個方面:創新能力弱: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與國外差距巨大;關鍵技術尚未突破:設計技術、封裝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規格、系列不全,技術指標不高,國內傳感器產品往往形不成系列;企業能力弱:我國傳感器企業95%以上屬小型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弱、規模效益差;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其他區域的傳感器產業也將被帶動發展起來。另外在國家的“雙加工程”政策的支持下,本土傳感器企業有望提升技術攫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傳感器企業市場發展現狀、趨勢、數量、應用的介紹,綜合來看,近年來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狀態良好,行業產值、產銷規模呈現持續上升態勢,行業利潤較高。中國傳感器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爭取獲得更多的市多份額。